|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防治!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多種支原體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羊傳染病,以高熱、咳嗽及肺和胸膜發(fā)生漿液性或纖維素性炎癥為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經(jīng)過,病死率較高。
病羊為主要的傳染源,患病羊肺組織和胸腔滲出液中含有大量支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向外排菌。耐過病的羊肺組織內(nèi)的病原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具有活力,這種羊具有散播病原的危險性。本病可感染山羊和綿羊,山羊支原體、山羊肺炎亞種只感染山羊,綿羊肺炎支原體可同時感染綿羊和山羊。本病常呈地方流行性,在冬春枯草季節(jié),羊只消瘦、營養(yǎng)缺乏以及寒冷潮濕、羊群擁擠等是該病的誘發(fā)因素。 二、主要癥狀 根據(jù)病程分為*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 *急性型:體溫升高達41~42℃,呼吸急促,有痛苦的叫聲,咳嗽病流漿液性帶血鼻液;病羊臥地不起,四肢伸直;黏膜高度充血,發(fā)紺;目光呆滯,不久窒息死亡。病程一般不超過5天,有的僅12-24小時。 急性型:病初體溫升高,隨之出現(xiàn)短而濕的咳嗽,伴有漿性鼻涕。按壓胸壁表現(xiàn)敏感,疼痛、高熱稽留不退、食欲銳減,呼吸困難伴有痛苦呻吟;眼瞼腫脹,流淚或有黏液、膿性眼屎。孕羊大批(70%~80%)流產(chǎn)。病期多為7~15天,有的可達1個月左右。 慢性型:多見于夏季,全身癥狀輕微,體溫40℃左右,病羊間有咳嗽和腹瀉,鼻涕時有時無,身體衰弱,被毛粗亂無光,極度消瘦。 三、病理變化 剖檢可見一側(cè)肺發(fā)生明顯的浸潤和肝樣病變。肺呈紅灰色,切面呈大理石樣,肺小葉間質(zhì)增寬,界線明顯。胸膜變厚,表面粗糙不平,有的病例中,肺膜、肺臟有纖維性滲出,支氣管干酪樣滲出。有的病例中肺膜、胸膜和心包三者發(fā)生粘連。胸腔積有多量黃色胸水。 四、檢測診斷 根據(jù)流行特點、臨床表現(xiàn)和病理變化等做出初步診斷,但應與羊巴氏桿菌病相區(qū)別,可對病料進行*學檢查鑒別診斷。實驗室診斷包括*學檢查、補體結(jié)合試驗(國際貿(mào)易指定試驗)、間接血凝試驗(IHA)、乳膠凝集試驗(LAT)、膠體金快速檢測卡。 牛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抗體快速檢測卡的應用 適合現(xiàn)場快速篩查,尤其適用于基層獸醫(yī)站或養(yǎng)殖場?稍10-15分鐘內(nèi)出具結(jié)果,在種畜場或凈化場中,通過檢測卡篩選陽性動物并隔離或淘汰,可逐步降低群體感染率,實現(xiàn)疾病凈化目標。通過定期檢測,可掌握牛羊群體抗體水平動態(tài),評估疫情傳播趨勢,為防控策略調(diào)整提供依據(jù)。 檢測原理 本試劑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試驗(GICA)原理制成,樣本加入到加樣孔后與膠體金標記物一起沿層析膜移動,若樣本中存在傳染性胸膜肺炎抗體則與膠體金標記物及檢測線上的抗原結(jié)合而顯示紫紅色,若樣本中不存在傳染性胸膜肺炎抗體則不產(chǎn)生顏色反應。 試驗方法 血清/全血加樣方式:撕開檢測卡鋁箔包裝袋,取出檢測卡,放于平整、潔凈的臺面上,擰斷稀釋液瓶口,使用袋內(nèi)吸管吸取1滴血清或2滴全血緩慢滴加到加樣孔內(nèi),再滴加2滴稀釋液到加樣孔。 室溫下放置,10-15 分鐘判斷結(jié)果,15 分鐘后的顯色結(jié)果無效。 結(jié)果判斷 1、陰性:在觀察孔內(nèi),只有對照線區(qū)(C)出現(xiàn)一條紫紅色線。 2、陽性:在觀察孔內(nèi),檢測線區(qū)(T)及對照線區(qū)(C)同時出現(xiàn)紫紅色線?贵w滴度越高,檢測線(T)顏色越深。 3、無效:在觀察孔內(nèi),對照線區(qū)(C)不出現(xiàn)紫紅色線。 五、病原特點 引起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體包括絲狀支原體山羊亞種、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山羊支原體山羊肺炎亞種和綿羊肺炎支原體。該類病原體屬于柔膜體綱,支原體目,支原體科,支原體屬。培養(yǎng)特性呈油煎蛋狀,顯微觀察呈多形性,球桿狀或絲狀。革蘭氏染色陰性,姬姆薩染色多呈藍紫色或淡藍色。該類病原體對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不強,56℃環(huán)境40分鐘能殺滅病原。 六、防治措施 除加強一般措施外,關鍵的防治措施是防止引入病羊和帶菌羊。新引進羊只必須隔離檢疫1個月以上,確認健康時方可混入大群,之后使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本病病原對紅霉素、四環(huán)素、泰樂菌素敏感。對病羊、可疑病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離和治療,對被污染的羊舍、場地、用具和病羊的尸體、糞便等,應進行徹底消毒或無害處理,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須加強護理對癥療法。 |